从惠州、广州、东莞等地运来的盐、糖、纱布、药品、五金百货等到达北岭后,因上游水流湍急,无法继续前进,于是在北岭码头抛锚并转移货物。到仓库储存。然后分批运往江西省或龙川附近县出售。他们表示:北岭还拥有许多独特的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生态资源、温泉资源等,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北岭一定会再次绽放光芒。 2001年枫树坝水库修建时,因北岭街低于水位,北岭街被迁至黄塘下的牛神岗修建新街。
原来的北陵街是北陵镇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许多梅州、潮汕地区的人来这里开店、做生意。搬到外地的北岭80后,还记得儿时常听到的兴宁口音。北陵盛产毛竹。当时,数以万计的毛竹经常通过水路沿东江运下,从北岭到大坝,一直到广州。据县志记载,北陵始建为港口,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至清末,店铺已达300多家。故有“头老龙”、“二贝岭”之称。是全县五个最大的乡镇之一。
北陵老人们说,当年到北陵街做生意的人很多来自梅州的兴宁、五华、大埔等地。一地商人大多从事同一行业,包括卖碗、做陶瓷生意。还有铁匠,生意非常兴隆。 2008年的一天,米北村35岁的李冠福和李和荣沿着北岭老街的古驿道前往肖圩,前往肖圩、小灿,然后毅然只身前往江西。乌兹别克斯坦)加入红军,在井冈山指挥部当厨师。 1934年10月随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参加长征。
北陵街道社区成立后,于1962年达到鼎盛时期(北陵中学增设高中部,学生600余人),非农业户籍人口近2000人。眼看着老贝令街即将沉入水中,1972年5月,老贝令街一家照相馆的老板拍了三张照片,记录了老贝令街的面貌。北陵人回忆:记忆中的老街很长,有300多家店铺。东江河畔码头上的关帝庙就是街道。一路走到老北岭中学,半小时也走不完。据说,北陵的意思是有贝壳的小山,说明北陵自古就位于海滨。
2000年,枫树坝水库开工建设。 1973年,降闸蓄水。原来的北陵街慢慢沉入水底。街道居民搬迁后,北陵街道非农户籍居民逐渐减少。邹维洲表示,北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必将带领北陵人民在新时代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当时,以北岭老街为起点的主要古驿道有:北岭、石岙至小参古驿道、盘岩古驿道、“三百六十”古(驿)路、橘子树下、都天河古驿道。
北岭镇位于东江河畔。枫树坝水库蓄水建成后,将对北陵多地产生影响。例如,石马村的自然村被枫树坝水库划分。有的自然村只能依靠小木船、小舢板。董事会来了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