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以幕阜、武功诸山与江西交界,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为邻,西以云贵高原东缘与贵州、重庆毗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的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枢纽地位。
历时七年编纂出版的《湖湘文库》丛书,累计702册、近4亿字,形成了一座湖湘文化史上的新地标;湖南广电位列亚洲电视十强品牌第5位;湖南卫视以创新、活泼、快乐的特点深受观众喜爱,收视率居全国省级卫视第1位。
湖南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是全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有华南虎、云豹、白鹤等1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种子植物约5000种,数量居全国第7位,其中包括水杉、珙桐、绒毛皂荚等国家保护珍稀野生植物55种,占全国总量的17.7%。湖南境内历史遗存众多,出土和发现的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里耶秦简、走马楼三国吴简以及凤凰古南方长城、岳麓书院、岳阳楼,是湖南悠久历史的浓缩与见证。
湖南山清水秀,河网密布,水系发达,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41条,淡水面积达1.35万平方公里,洞庭湖是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湘江、资水、沅水和澧水等四大水系覆盖全省,其中湘江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全省天然水资源总量为南方九省之冠。
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首批授衔的10大元帅中有3位是湖南人④,10位大将中有6位是湖南人⑤,57名上将中湘籍19人⑥,177位中将中湖南有45人,故湖南有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圣地、红色摇篮之称。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湖南自古有古道圣土①、屈贾之乡②和潇湘洙泗③的美誉,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为精神特质的湖湘文化薪火相传,培育形成了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
从流寓湖湘的先秦爱国诗人屈原,到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东汉造纸术发明者蔡伦;从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怀素,到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及在湖南讲学传道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和张栻;从明代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到有东方黑格尔之称的思想家王夫之,湖湘人才群体联袂而起、灿若星河。
湖南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东西直线距离最宽667公里,南北直线距离最长774公里,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0位、中部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