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粕和菜籽粕都是蛋白质原料,在饲料应用中添加量有限。棉籽粕和菜籽粕可以一起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互补关系。菜籽粕的粗蛋白含量在34%~38%之间。其特点是蛋氨酸含量高(仅次于芝麻饼、芝麻粉)、赖氨酸含量高。由于含油量较高,预榨菜籽饼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油厂通常将其直接运至浸出车间进一步提取剩余油。菜籽饼浸出油后的残渣称为菜籽粕。
目前,油菜籽常见的榨油工艺有两种:动力旋榨工艺和预压浸出工艺。前者的副产品是菜籽饼,后者的副产品是菜籽粕。菜粕是我国供需第二大的蛋白粉品种,但其在整个蛋白粉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却远不及豆粕。菜粕价格与豆粕价格密切相关。菜粕的价格走势也受到豆粕价格变化的影响。更大的影响。与其他油籽粕相比,菜籽粕的含硫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是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
由于棉籽饼、粕中的游离棉酚对动物有害,因此在使用棉籽饼、粕时,应根据饲喂对象和饼中游离棉酚的含量进行限量。在肉牛饲养中,有时不需要优质豆粕,用其他豆粕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豆粕在养牛中的地位不如在养猪中高。
菜籽粕富含赖氨酸、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钙、硒、铁、镁、锰、锌的含量均高于豆粕。磷含量是四川九味正豆粕的两倍。它还含有丰富的含硫氨基酸,这是豆粕所缺乏的,因此与豆粕搭配可以起到平衡互补的作用。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的菜籽饼市场中,菜粕占比90%以上,菜籽饼占比不足10%。
菜粕是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菜籽粕是水产饲料中应用最广泛的。由于其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合理、价格低廉,用于家禽饲料、猪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棉粕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4.32%,仅次于蛋白质含量48%的豆粕,高于蛋白质含量36.04%的菜粕。也称为“菜籽粕”,是菜籽油提取的副产品。粗蛋白含量应在32%以上,粗纤维含量应在12%以下。
可以增加已脱毒的菜籽粕的量,但必须限制由双低油菜籽生产的菜籽粕的量。一般来说,母猪日粮中不添加菜粕与添加8%以下菜粕的繁殖性能没有差异,对产仔数没有影响,即在繁殖期即可使用。母猪和后备母猪。菜籽粕在任何阶段都可以作为蛋白饲料添加,但由于适口性问题,建议添加比例不要太大。
虽然近两年我国大量进口菜籽粕来弥补国内生产和需求的不足,但由于我国对进口菜籽粕免征增值税,折扣和完税价格进口菜粕价格相对较低,这对国内菜粕价格产生负面影响。抑制作用,沿海菜粕进口地区也是国内菜粕的重要销售地区。本土菜粕进口量大幅增加,国内菜粕需求减少。另外,价格便宜,对国内菜粕造成负面影响。价格受到压制。